ocmlogo-01.png
註冊
活動
奉獻
關於我們
我是新人
教會生活
宣教
分類訊息
  • All Posts
  • Chinese
搜尋
用感恩盼望的心仰望神
張文彬牧師
  • 2月12日
  • 1 分鐘

用感恩盼望的心仰望神

從前年三月封城以來,也二年了。二年多來我們經歷疫苗的施打,病毒delta變種,Omicro變種...,局勢變化之快如同洗三溫暖,忽冷忽熱。加上社會的動盪、國際間的緊張。讓人覺得依靠上帝的重要。 詩篇七十一篇寫到: 「主耶和華啊,你是我所盼望的;從我年幼,你是我所倚靠的。我從...
12 次查看0 則留言
討神喜悅
林永裕牧師
  • 2月6日
  • 1 分鐘

討神喜悅

「所以,無論我們在這身體裡,還是離開這身體,我們的目標都是討主喜悅。」(林後5:9《新普及譯本》)離開這肉身的軀體,保羅說是好的,因為我們就與主在一起(林後5:8)。但只要還活在這身體裡,保羅的人生目標就是討神喜悅。每個基督徒都是全時間事奉,就是一味討神的喜悅。保羅效法耶穌...
22 次查看0 則留言
讀經、靈修分享
林永裕牧師
  • 2月1日
  • 1 分鐘

讀經、靈修分享

最近用《聖經:新普及譯本》讀十三封的保羅書信。《聖經:新普及譯本》譯自英文聖經New Living Translation (NLT),用鮮活的現代中文表達永恆的真理。我定時也會用不同的聖經譯本閱讀聖經,常常帶來驚喜。 「如果上帝賜你領導的能力,你就要認真地負起責任。」(羅...
20 次查看0 則留言
純淨的言語
林永裕牧師
  • 1月18日
  • 1 分鐘

純淨的言語

我2005年在神學院畢業之後,便開始牧會,期間也有進修神學。牧會其中最大的收穫是甚麼?我想是不斷有機會講解、宣講聖經。講解、宣講聖經之先是研讀、明白和理解聖經。人在研讀、明白和理解的過程中,聖靈啟迪和引導釋經者進入真理中。積年累月的閱讀、反思和講解,對聖經多了一份認識。「耶...
24 次查看0 則留言
危機中禱告
張文彬牧師
  • 1月8日
  • 1 分鐘

危機中禱告

隨著疫情的變化,我們的心情也隨之起伏。初代教會面臨危機的時候,他們常常以禱告來面對這樣的局勢。 使徒行傳十二:1-19記載說,當時「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,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。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,又去捉拿彼得。」教會不但遭受迫害,多人殉道,領袖彼得被關在監獄,一時教...
15 次查看0 則留言
比蜂蜜甘甜
林永裕牧師
  • 2021年12月31日
  • 1 分鐘

比蜂蜜甘甜

越來越喜歡看別人的自傳或傳記。一個人的成長和思想的建立與轉變,不是一時三刻,也不是在真空的環境下培養出來。「今日的我」離不開過去的人與事,今日的人與事也正在塑造「明日的我」。很多的人生觀和思考模式都是從別人身上學回來的,問題是知不知道從哪裡學回來而已。正在閱讀一本傳記,R....
17 次查看0 則留言
調校,再出發
嚴錦慧教士
  • 2021年12月24日
  • 2 分鐘

調校,再出發

有一個詞語叫「拖泥帶水」,正好用來形容現時的情況──「泥」代表著疫情、「水」代表著人心的無奈、失落,或許就這樣地拖拖拉拉的進入新的一年。正因為在這個含糊的狀態下,要展望和計劃2022年都是困難的,因為沒有甚麼可以牢靠掌握。...
15 次查看0 則留言
聖誕節前夕, 重看韓德爾的《彌賽亞》
張文彬牧師
  • 2021年12月24日
  • 2 分鐘

聖誕節前夕, 重看韓德爾的《彌賽亞》

歌劇《彌賽亞》是由德國著名音樂家韓德爾所創作的。這大型神曲常被用於聖誕節或復活節期間獻唱。《彌賽亞》的歌詞節選自《詹姆士王聖經》(King James Bible Vision),全曲分三部分:第一部分:耶穌降臨的預言和他的誕生(21曲),第二部分:救贖的信息和耶穌為全人類...
3 次查看0 則留言
與神同工
林永裕牧師
  • 2021年12月16日
  • 1 分鐘

與神同工

巴拿巴是掃羅(又名保羅)服侍主道路上的伯樂。「掃羅到了耶路撒冷,想與門徒結交,他們卻都怕他,不信他是門徒。惟有巴拿巴接待他,領去見使徒,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,主怎麼向他說話,他在大馬色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,都述說出來。於是掃羅在耶路撒冷和門徒出入來往。」(徒9:26-28...
3 次查看0 則留言
禱告
嚴錦慧教士
  • 2021年12月5日
  • 2 分鐘

禱告

面對COVID-19變種Omicorn病毒來勢洶洶出現,再次叫人心感不安。詩篇一百零二篇是個人禱文,是詩人在困苦時向耶和華傾吐苦情的禱告。在整篇禱文中,詩人提到自己國家的不幸,成了他親身的苦痛;他嘆息人生短暫,惟憑信依靠耶和華,盼望終能回歸家園,聖城重建。詩篇102篇1-2...
6 次查看0 則留言
在感恩節期恩想詩篇第一百零七篇
張文彬牧師
  • 2021年11月28日
  • 1 分鐘

在感恩節期恩想詩篇第一百零七篇

詩篇第一百零七篇是一首感恩的詩,由六小篇短文所組成。前言開宗名義:「你們要稱謝耶和華,因他本為善;他的慈愛永遠長存!願耶和華的贖民說這話,就是他從敵人手中所救贖的,從各地,從東從西,從南從北,所招聚來的。」(107:1-3)...
10 次查看0 則留言
神學、心理與成長
林永裕牧師
  • 2021年11月24日
  • 2 分鐘

神學、心理與成長

最近重讀《成長神學》(校園,2004;How People Grow)一書,這書是由兩位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(Henry Cloud and John Townsend)寫成的。除了輔導理論以外,這書有很扎實的聖經和神學基礎。中文書名說出個重點來:任何的生命成長必須是神學...
5 次查看0 則留言
仍要感恩
嚴錦慧教士
  • 2021年11月16日
  • 1 分鐘

仍要感恩

11月意味著2021年即將過去, 但卻是冀盼和感恩的月份。回想過去不易過的廿個月。眼見自己或身邊大大小小的改變;原來的工作,原有的家庭,原有的情…很多都消失了!教會重開,崇拜和團契重新安排在教會舉行,然而卻未能像昔日般熱鬧。...
10 次查看0 則留言
事奉的心志
林永裕牧師
  • 2021年10月29日
  • 1 分鐘

事奉的心志

保羅有很強的事奉心志。在保羅的書信中,我們看見他不是一個沒有軟弱的人,但我們就是看不到他在事奉神的事上有倒退、退後、懷疑。保羅的事奉心志大大影響提摩太,提多及其他的同工。事奉心志不強,不能承托長久事奉的壓力。事奉心志不強,做一兩件自己喜歡的事奉就沒有問題,但長久擔當各樣牧養...
63 次查看0 則留言
令人折服的宣教士
嚴錦慧教士
  • 2021年10月23日
  • 2 分鐘

令人折服的宣教士

宣教是耶穌基督吩咐門徒的大使命(馬太福音廿八18-20),令我想起不同時代的宣教士,他們的故事都感動著我。在一個為自己打算的世代,宣教士活現了主耶穌基督的宣教生命——「放下自己,只為他人!」 我想起昔日的宣教士,其中一位是何義思(Ruth...
12 次查看0 則留言
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的反思
張文彬牧師
  • 2021年10月17日
  • 1 分鐘

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的反思

上帝是在歷史上掌管的神,每個年代都會看到祂的公義和慈愛的彰顯。主前750年上帝呼召先知以賽亞成為祂的使者,向當代的顯明祂的心意。賽61:1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;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,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(或作:傳福音給貧窮的人),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,報告被擄的得釋放,被囚...
5 次查看0 則留言
「得」與「失」的生命經歷」
嚴錦慧教士
  • 2021年6月20日
  • 2 分鐘

「得」與「失」的生命經歷」

有一首很舊的時代曲中的歌詞「知否世事常變,變幻原是永恆」說出重要的人生道理:人生是不斷前進與改變的旅程,需要你我畢生去經歷。 自我們脫離安全又被保護的母腹,進入一個更大、更光明的世界,所有的事都立時改變,這是無法回頭或逆轉的。當我們日漸長大,就要踏出家庭並進入校園,之後無論...
47 次查看0 則留言
我的心哪......
林永裕牧師
  • 2021年5月16日
  • 1 分鐘

我的心哪......

大衛從心靈的 深處作起點,由內 到外,真誠地向神 發出感恩的讚美。 「我的心哪,你要稱頌耶和華!凡在我裡面的,也要稱頌祂的聖名!我的心哪, 你要稱頌耶和華!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!」(詩 103:1-2) 大衛在神的面前總是心口如一,總是誠誠實實來到神的面前。...
13 次查看0 則留言
「刺」你恩典與力量!
嚴錦慧教士
  • 2021年5月9日
  • 3 分鐘

「刺」你恩典與力量!

曾經碎骨的手指每逢隱隱作痛,我就知道天將要下雨。在這不適時,特別讓我想起保羅亦一 段頗為共鳴的經歷;就是保羅身上的「刺」如何令他得享主的恩典、經歷基督的能力,從而得著 安慰和鼓勵。這段經歷記載在哥林多後書 12 章 8 至 10 節。 (新漢語譯本)「8...
18 次查看0 則留言
神學
林永裕牧師
  • 2021年4月25日
  • 2 分鐘

神學

三一上帝是我們信仰的開端,也讓信仰成為可能。神學的 起點是聆聽,不是人的言說。一切由祂道成肉身的邀請開始, 有了這開始,人才能瞥見祂的榮耀、進入祂的豐盛,開始體驗 信仰的真實。在聖靈裡,祂把信仰的可能變為真實、實在。三 一上帝啟示祂自己,我們存著驚訝和感謝的心領受和回應。有...
12 次查看0 則留言
1
2
3

Copyright 2022 by OCM Church

​

154 Hester Street, New York, NY 10013

Tel: (212) 219-1472

ocm_logo.jpg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  • Vimeo